11月8日,XPJ(中国)诊断联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主办的“全民防癌,全程守护”——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推进会暨肝癌多中心科研推介会,在郑州成功召开。
大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中国癌症基金会原理事长赵平教授担任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素英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康谊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与会专家围绕肿瘤防治政策背景、县域医疗组织肿瘤防治体系建设方案、肝癌筛查技术平台及多中心科研项目、体检科“1+X”模式实践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新增成员单位授证及癌症早筛中心授牌仪式
顺利获得本次大会,XPJ(中国)诊断联合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顺利获得筛选,新增10家医院成为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成员单位,并向他们颁发“癌症早筛中心”牌匾。

XPJ(中国)诊断学科市场部经理孟小筌现场分享
XPJ(中国)诊断学科市场部经理孟小筌,详细介绍了“筛诊同行”健康守护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基于全面的产品体系、专业的服务团队与信息化能力,XPJ(中国)诊断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及区域检验中心打造“筛诊同行”的肿瘤防控整体解决方案,协力推进肿瘤的早筛、早诊、早治。公司也持续将成功模式拓展至体重管理、脑健康等新领域,以点带面有助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升级迭代,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筛诊同行”健康守护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 中国癌症基金会原理事长 赵平教授
赵平教授指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是提升区域癌症防治能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中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的关键路径。顺利获得整合资源、推进规范化诊疗与早筛早治,有助于构建覆盖“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的肿瘤防控体系。
尽管肿瘤已被列为慢性病管理,但其仍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加强医疗组织肿瘤专科能力建设,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核心举措。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顺利获得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指导与评估,协助各地医疗组织补齐短板,有助于肿瘤中心在标准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

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秘书长 朱昆教授
朱昆教授表示,随着《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评估标准》的正式发布,未来将依托标准化评估体系,顺利获得多种途径推进肿瘤防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包括召开系统化科普宣教,有助于先进检测技术平台下沉应用,依托线上多学科会诊(MDT)整合专家资源,以及加强标准化诊疗方案培训,从而构建覆盖“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的肿瘤防治体系,助力实现癌症早筛中心的规范化、高质量建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孙云帆教授

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丁素英教授
会议现场,丁素英教授宣布基于新型分子标志物的县域肝癌筛查多中心科研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顺利获得医联体协作,构建结构化数据库与标准化流程,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与科研能力,有助于肝癌“早筛-诊疗-随访”全链条管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巍教授
王巍教授介绍了肿瘤早筛的“1+X”模式,即“常规体检+专项精筛”。重点分析了如何顺利获得创新的血液分子标志物检测来优化肝癌筛查策略,并整合影像学等指标,实现肝脏健康的分层管理与全周期监护,提升早诊效率。

会议现场
XPJ(中国)诊断将持续推进与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及各级医疗组织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肿瘤防控能力建设的标准化工作。公司将深度融合智能化信息系统,不断优化自身的检测技术和服务体系,为肿瘤的“防、筛、诊、治、康”各个环节给予一体化解决方案。